工投集团:扎根一线的技术带头人

发布日期:2022-05-05 浏览次数:作者:工业投资集团工会 编辑: 审核:

省劳模胡军,南京表彰大会.jpg


30年前,他误打误撞来到纺丝生产一线,就此扎下了根,30年后,他攻坚克难为公司增效益,荣获中国化纤协会优秀技术工人奖。他,就是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生产二部助理胡军,曾获得市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胡军车间照片.png


潜心修炼,攻坚克难成行家

胡军的岗位,看似只有简单枯燥的几个环节,但在整个生产链上却是举足轻重的环节。2015年,六期组件升级改造更换投后,纺丝质量也随之严重下滑,平均每天要产生散废丝200多公斤。作为氨纶公司的老员工,胡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迅速扭转这种局面,他主动带头与其他员工组成攻关小组,经过几个昼夜的实验,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长时间放流过程中残留在壳体内的空气与原液形成了空气泡,影响了喷丝的连续性,导致各种异常现象发生。找到问题的原因后,胡军组织大家开会讨论,深入现场调试,不断改进优选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胡军发现只要放流的时候稍微停一会儿,让空气泡充分溶解在原液里,然后再放流就可以顺利地将空气排出来,有效避免异常现象发生。而且,这种分段放流的总时长不到30分钟,比传统的持续放流缩短了一半以上的时间,既节约了时间,又避免了原液的浪费。分段放流的方法推广后,生产原料消耗明显减少,纺丝续纺后机器操作性能稳定性大幅提高,滴原液、并挂丝等异常情况减少了80%,纺丝中散废丝数量大幅减少。仅此一项,每年又为企业换回损失10万元。


胡军 车间现场照片.jpg


变废为宝,修旧利废增效益

胡军在分段放流的问题解决后,又对放流过程中形成的废液打起了“主意”。为了找到好的办法,胡军天天茶不思饭不想,整个夏天泡在50℃的车间里。胡军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废液形成的相关数据,按照1:1的比例,倒入小型纺丝专用设备进行循环混合一段时间后再纺丝,经过几次调整后奇迹就发生了,混合形成的新原液不仅能纺丝,而且纺丝的质量也远远超出了预期。目前,按照胡军的方法,以废液为原料纺出来的丝每吨可卖到1万元左右,每年又为公司创收8.5万元,实现了增收节支双成效。

2013至2014年,胡军参与了滤芯清洗方式改造工作。他结合自身经验,创新使用真空清洗炉对滤芯进行清洗,每套滤芯清洗节约成品溶剂(二甲基乙酰胺)约1000KG,最终圆满完成改造工作,设备一次顺利启动,实现环保节能改造目标,实现高效管理。2019年,他发现组件投位前铲位造成原液中溶剂浪费,原液遇水,稀释原液中的溶剂及回收原液未及时封口溶剂挥发、固化,无法再使用,他带领QC攻关小组,最终确定创新利用纺丝雾化硅油对投位续纺前的喷丝板进行处理,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胡军巡检照片.jpg


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乐传承

由于公司组件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特别是夏季现场环境温度可达50℃以上,很多人都不愿干这项工作,但胡军始终用实际行动带领身边同事共同进步,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同事。去年,由他结对三位雏鹰转为雄鹰,两位雄鹰成为金鹰,有的还被评为“公司技能大师”、“集团工匠”。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公司生产运营压力空前增大,效益下滑造成员工思想不稳定,甚至出现了很多员工离职情况。作为一名老党员,胡军鼓励员工要对公司充满信心,把眼光放长远,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在他的鼓励和引导下,员工们慢慢卸下了思想包袱,把精力投入到提升技能、安心工作上。随着公司效益不断好转,员工思想逐步稳定,立足岗位谋奉献的氛围蔚然成风。(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