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总工会多措并举全力办好职工书屋

发布日期:2017-02-22 浏览次数:作者:lygzgh 编辑: 审核:

灌南县总工会针对新形势下职工素质的实际,为职工着想,替职工谋划,帮职工鼓与呼,以职工书屋为载体,多措并举全力办好职工书屋,想方设法提升职工素质。

资金是建好职工书屋的保障。资金是“职工书屋”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和源泉。工会人应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多措并举,采取“多腿走路”的方式,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企业赞助和社会捐助。“职工书屋”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要严格遵循专款专用、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信用的原则,有效防止实施过程中各种不良问题的发生。

服务是推进职工书屋的重点。搞好“职工书屋”的选址、选书、配送、阅读服务,是服务广大职工群众,区别于其他书屋、书店的重要标志。“职工书屋”一般应建在一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作和居住相对集中的基层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工业园区、乡(镇)村等地方,既要有宽敞舒适的固定书屋,也要有简约方便的流动书屋,要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环境下的阅读需求。“职工书屋”的选书工作要根据广大职工的阅读特点,挑选适应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书籍。职工书屋配送中心应及时更新书目,实行多点配送,最大限度减少配送成本。

管理是办好职工书屋的基础。“职工书屋”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这样才能保证此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工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推行会员制、网络化管理、图书资源共享、图书流动服务,定点对外开放;改善设施装备,更新图书,逐步形成具有工会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职工书屋”管理运行模式。要适时举办管理员培训班,让职工书屋的管理逐渐走向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首先要将职工书屋打造成企业“文化中心”。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职工书屋建设的首要目标。职工书屋不仅可以提供书籍供职工阅读,也可以发挥其对企业精神汇聚和文化力形成的独特优势,成为企业的“文化中心”。以先进文化塑造人,以读书活动武装人,以主题教育引导人

其次要将职工书屋打造成企业“信息中心”。当前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相当部分的企业职工书屋还只能提供纸质书籍借阅等单一功能,与企业信息化、集成化、精细化的管理格格不入。因此,必须摒弃职工书屋建设的传统思维,避免使其陷入“信息化孤岛”。一方面,可以引入信息化程度高、市场接受好的图书上网工程,通过购入批量电子图书的形式,提升图书的存量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建设联网查询系统等信息化工程,加快提升职工书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成为企业各种信息的汇聚中心。

再次要将职工书屋打造成企业“培训中心”。帮助职工成长、催化职工成才。“知识改变命运,技能转变生活“。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基层开设读书专区或者流动图书馆,使工具书、专业书进一线、进基层,方便基层职工查询、阅读专业书,引导职工多看专业书,激励基层职工岗位成才;另一方面可以将职工读书活动与企业技术进步、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言献策活动相结合,倡导读书成才的理念,打造一支知识型、专家型的职工队伍,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长远保障。

应用是推进职工书屋建设的关键。一是以“职工书屋”为阵地,举办灵活多样的创新性读书活动。通过读书征文、读书竞赛、读书论坛等活动,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提高职工的读书质量和品位。二是融合各种资源,丰富“职工书屋”的内容。可以把农民工业余学校、党员活动室、科技画廊、老年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绿色网吧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纳入到职工读书活动中,从而保障“职工书屋”不断满足职工读书的需求。把职工书屋建设与“农民工援助行动”结合起来,在图书配置上,注重增加涉及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生产技术方面的书籍,以及有关行业实用技能书籍,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为农民工送文化、送知识、送技能活动。三是将“职工书屋”建设与工会进行合理化建设、节能减排等方面结合起来。要求职工在读书活动中“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参与一项技术攻关改造,推广应用一项新技术、参与一项新半成品研制开发、参加一次技术培训练兵比赛、结队培养一名徒弟”。四是在有条件的职工书屋中增设关心职工心理健康的“职工心灵驿站”。建设“职工心灵驿站”可以引导和帮助职工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提高职工的心理健康指数和生活幸福指数。(灌南县总工会  花红斌徐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