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总工会三个转变让职工有难靠得住

发布日期:2016-11-21 浏览次数:作者:admin 编辑: 审核:

灌南县总工会认真落实省市总有关要求,不断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问题,三个转变让职工有难靠得住。

帮扶方式大转变。转变对职工的帮扶方式。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的过程中,对产能过剩的企业,尤其是极少数“僵尸”企业,职工面临下岗或收入降低的情况,工会在对他们物质帮扶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其进行技能的培训和文化素质综合能力的提升,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教人以渔,提高职工的素质、调整职工的心态,提升他们的创业及再就业能力。着力开展职工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

维权方式大转变。加强以农民工为重点的普法维权工作,探索实施围绕以农民工为重点的普法维权主线,按照简化、规范、便民和“应援尽援,全程免费”的要求,实施本地、异地、跨省“三位一体”法律援助工作机制。以外出农民工保障中心为平台,及时给广大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在年前讨薪、年后就业、平时培训等维权关键期,组织成员单位开出“送法维权服务农民工千里行大篷车”,前往苏南、杭州、青岛等地,深入联系点,了解农民工生活、就业、安全、劳动保障、合同签订情况,进行现场扶助指导。

服务方式大转变。一是面对面维权。以县人大、政协视察《工会法》为契机,全方位构筑广大职工群众的法律维权网。县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托县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庭对9名职工诉连云港宏益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拖欠工资、保险争议一事进行维权听证.二是实打实调解。近年来,共受理各类委托案件15件,案件全部调解成功,为职工讨回工资、赔偿10万元,社会反响好。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听证帮扶,提升农民工的幸福指数;三是心贴心服务。开展以农民工“融入新城市、当好新市民”为主题,召开工会合作维权、务工人员对工会呼声、建议座谈讨论会,开展工资协商谈判员、法律维权信息员、新市民宣传员等培训班,真正让农民工有融入城市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为农民工特别是在外地务工的农民工提供有关援助。(灌南县总工会  花红斌徐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