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在科技创新中闪闪发光

发布日期:2019-04-02 浏览次数:作者:hzqzgh 编辑: 审核:

今年47岁的王晓军,是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一线工程技术人员。20多年来,他刻苦钻研技术, 不断开拓创新,取得6项国家专利,先后荣获 “连云港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连云港市总工会职工创新一等奖” “全国建材革新三等奖”等奖项,2015年被评为市劳模,2017年成为连云港首届“港城最美工程师”。

争当学习知识的模范

王晓军始终以“学无止境”鞭策自己。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他结合工程实际,认真钻研各类规范、规程、图集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由于工地分布面广,在现场时间长,有时很晚才回家。但他从不懈怠,经常学习到深夜。他记了两大本学习日记,积累了上百篇学习体会,撰写了《浅议管桩余浆回收》《管桩施工质量管理的工艺》等多篇论文,记录了200多个工程案例。

他坚持对重大和关键地基基础的技术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提高,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技术发展规划。他还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先后通过了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并在工作中熟练运用。他做到学用结合,先后取得质检员、施工员、项目管理师、复合高级人才测量技师等证书,先后被评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争当安全质量的模范

近年来,建筑业迅猛发展,工程施工任务面广量大,施工桩基工程从过去的每年几十万米迅速增加到几百万米。如何把好施工质量关,是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王晓军坚持以规范为准绳,以设计文件为依据,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桩基工程从未因施工质量而发生事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连云港市行政中心桩基工程施工中,王晓军接触到复杂的测量放线,处理好打桩速率控制、长臂螺旋打释放孔、打袋装砂井、基坑开挖造成工程桩挤斜等施工工程技术问题 ,参与了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并及时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质量预控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

王晓军自担任一线技术施工员以来, 负责的工程有工业、化工、民用、港口、航站楼、风电、高铁等1000个桩基工程项目,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他主持200多个桩基工程均验收合格,主持的2000万以下项目400多个,其中获“国优”工程优质奖1项,获“扬子杯”工程优质奖6项。他主持的徐圩旗台石化产品储罐区工程,获得石油天然气工程建设质量奖,并被评为2018年度石油优质工程金奖。这是东浦公司第一次获得央企工程方颁发的最高奖项。

争当科技创新的模范

20186月,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工程8万米管桩施工项目中,由于基础施工地处沿海围堰,正常桩机无法施工,王晓军提出改用潜孔锤进行作业,完成了100多根桩的施工。

作为一线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地基基础施工中,王晓军结合施工实际,开展科技创新。

他创造了《基坑支护五要素工作法》,通过控制桩的偏位、垂直度、焊缝质量、标高和停锤标准,有效保证了桩的质量,现已在该公司施工工地全面推广。

随着桩基市场的需求,不少施工队伍配备二氧化碳保护焊,但由于操作难度大,经常会造成三类桩、四类桩的出现。王晓军要求公司施工队伍运用新的施工工艺,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桩体质量。

针对目前连云港地处海淤地质,需要大量防腐抗拔新型管桩的状况,王晓军提出研发防腐管桩和方桩新产品,被公司采纳。经过三年的自主研发,已生产出高强高耐久防腐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并投放市场。该产品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件,美国专利1件。仅此两项,就为公司增加了2亿元的产值收入。

王晓军结合施工实际,先后参与申报了“沿海特殊地质使用的防腐管桩”“一种便捷的管桩连接器”等6项国家专利,其中3项发明专利已获授权,沿海特殊地质使用的防腐管桩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建材联合会革新奖三等奖,并获得市优秀专利奖和第十六届国际发明银奖 。

作为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的他,还先后参与了省市重大科技成果项目10项,通过省级新技术鉴定1项,获得省高新技术产品6个,编写企业标准图集5本。

最近,他又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申报研发旋挖+植桩+静压国家专利工法 。这项工法如试验成功,将填补一项国内空白。

(通讯员:谭学立  焦薪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