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区构建新业态劳动者单体入会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3-04-07 浏览次数:作者:朱远 刘毅 编辑:朱远 刘毅 审核:朱远 刘毅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连云区总工会着力在最大限度吸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绘制个性化入会“路线图”,夯实“小三级”工会“兜底”功能,畅通新业态入会“多渠道”,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单体入会新模式,有效打通“入到哪”“怎么入”“如何兜”等环节,推动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由行业类别全覆盖向群体全覆盖转变。
为了摸清底数,绘制个性化入会“路线图”,连云区总工会强化党建引领,牵头召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联席会议,组织行业主管部门、社会组织、街道工会等定期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单体入会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政策指导和工作推进。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普查月活动,组建蹲点工作组,开展“敲门”行动,组织工会干部深入街头巷尾、走村入户,借鉴“扫街”“扫楼”等方法上门开展入会宣传,摸清企业信息、群体分布等状况,建立平台企业、从业人员、活动规律、服务需求等建会工作清单,消除入会盲区。坚持分类指导,区分建立劳动关系、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个体经营、劳务派遣等不同人员类型,依据个人意愿、企业建会情况、参与工会活动是否便捷等因素,提供加入用人单位工会、用工单位工会、“小三级”工会或者区域行业工会等多种选择。
为了发挥“小三级”工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对平台企业的覆盖和会员发展职能,连云区总工会建立了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的“蓄水池”,吸收个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强化“小三级”工会“兜底”功能。重抓以乡街(开发区)总工会为龙头、村(社区)工会为枢纽、企业工会为基础的“小三级”工会组织建设,持续深化《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工会工作的意见》的落实。构建严密的行业工会体系。巩固拓展“重点建”升级为“行业建”,牵头成立区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联盟,指导家政、物流等骨干企业工会牵头成立家政服务、道路货运、建筑施工等行业工会联合会,实现工会组织对“八大员”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统分结合覆盖。创新工会联合会建设管理。探索分类分级分层管理工联会,细分村(社区)、园区、楼宇、行业等不同类型,按照工作基础、作用发挥等开展星级评定、动态管理,解决工联会在人员、资金、运转等方面难题,更好地发挥在吸纳服务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方面作用。
为畅通新业态入会“多渠道”,连云区总工会推行线上扫码入会。依托“连工惠”平台、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探索建立网上入会路径,编制实行网上单体入会全流程操作,通过开展扫码入会、网上申请入会等方式,引导职工网上申请入会,落实会籍管理,实行一次入会、动态转接。同时,依托职工服务中心、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连新续航”驿站等工会服务阵地,线下设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单体入会申请受理点,摆放宣传展板、设立服务窗口、明确责任人员,常态化接受申请办理。举行集中入会仪式。坚持即申即办即享,为单体入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现场提供“江苏工会”APP注册、发放“暖心礼包”、佩戴工会会徽、举行入会宣誓、赠送《意外伤害互助保障》和维权手册等“6+X”服务,让入会会员及时享受工会普惠服务和精准帮扶。
(朱远 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