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分公司狠抓无人机作业安全
发布日期:2025-03-12 浏览次数:作者:云台农场工会 编辑:顾兴林 审核:顾兴林
近年来,无人机在农业生产管理上得到广泛运用,提高了作业质量,克服不利墒情争取了生产农时,同时也减轻了劳动负荷、节省了生产成本,但也出现操作不当机具受损、人员受伤等现象,云台分公司要求各单位落实“六个到位”,抓好抓实无人机作业安全工作。
一要持证上岗落实到位。从事无人机进行农业生产管理飞行活动的人员,必须取得运营合格证后,才能持证上岗操作,各大队要签订作业活动前要做好证件检查,做到持证作业。
二要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农业无人机作业时,同时也会有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施肥、加药等相关人员跟随,大队要做好安全告之,抓好安全操作培训,按规定程序执行,物别是禁止看热闹的人汇聚围观造成安全事故。
三要安全距离落实到位。无人机最可能出现伤人的情况就是在起飞和降落阶段,飞手和辅助人员与作业中的植保无人机时刻保持1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如果在田头道路上起降无人机,在道路两侧应设置警示标志,规避无关人员和车辆贸然进入,防止因观看无人机起降的人员踏足,防止不测事件的发生。
四要佩戴头盔、防护服落实到位。在无人机作业过程中,机手和相关人员要佩戴好安全头盔、手套,穿好防护服,如果进行药剂类的作业,还需要佩戴好口罩,护目镜,防止药剂吸入引起风险,夜间作业还需穿反光工作服,杜绝安全隐患。
五要停机作业落实到位。无人机必须在螺旋桨完全停转之后方可靠近,起飞时也要当所有人员离开安全距离之外才能启动,因为一旦被高速旋转的叶片触到就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六要保持精神状态落实到位。有些飞手为了抢赶农时,经常是日夜不停满负荷运转,极易发生安全隐患和工作失误,如设置不精确影响作业质量、夜间无法观察田间地头情况易发生无人机碰损、药量配比由于疲劳发生误差等情况,要避免因赶工而产生疲劳驾驶和过劳操作,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