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7天!“以老带新”的“港口东粮速度”
发布日期:2025-06-19 浏览次数:作者:港口控股集团东粮公司 卢茹利 编辑:吴艳 审核:孙平
走进连云港港庙岭港区33泊位时,矗立在码头上的两台蓝色大家伙格外会引起大家的注意。来到这个码头参观的专家、学者,还是客户们都会好奇他俩叫什么?今年多大啦?近日,他们刚刚过完33岁生日,这个生日他们过得很特别,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在我国经济腾飞、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座既能装、又能卸的,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新型现代化的大型散粮码头,在我国沿海中部的连云港港胜利竣工。1993年5月27日,它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交付使用。他俩就是码头前沿配套的装卸船设备——装卸船两用机,至今已投用33年,也是目前我国仅有的2台波纹挡边皮带卸船机。近些年我国粮食以进口为主,他俩主要用来卸船作业,经过一代代散粮码头技术人员的用力、用心、用情运维下,至今装卸船作业效能均能达到最初设计额定水平。
是什么让他俩永葆青春?通过这次“生日礼物”——更换卸船波纹挡边皮带作业中,就能揭晓答案!
传统波纹挡边皮带的更换是要在23米高空作业,同时还会因为位置狭窄、设备搬运不便而造成作业效率低下。
不同于以往效率低下的作业方式,技术团队创新采用臂架角度调整工艺,将硫化作业移至码头平面,大幅提升安全性和效率。此外,还以此次更换作业为契机,形成“三步法”标准作业工艺,牵头完成《波纹挡边卸船机运维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在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立项,大幅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更为粮食码头设备管理“标准化”奠定基础。
效率的提升不止看工艺,更要看如何“见缝插针”,向生产要时间。此次作业,东粮公司提前做好维修方案计划安排,巧妙利用海关监管时间,合理安排泊位和船舶作业顺序,为卸船波纹挡边皮带更换作业抢时间,成功将原定时间由12天缩短为7天,更换效率提升了41.6%!
陪伴老设备度过33年岁月的李兴君说:“老设备想要永葆青春,这份责任终究是要落到‘新人’肩上。”散粮码头建设初期进港的老师傅李兴君先是把技艺传给徒弟,徒弟又在此次更换作业中,把“接力棒”传给刚进港两年的新徒弟们。“要让‘很好’这个评价,跟着‘老带新’一起传承下去。”李兴君说。
卸船波纹挡边皮带更换,没有影响船期,“12→7”的数字的转变更是展现了“以老带新”的“东粮绝技”。人心齐泰山移,“维修速度”靠的是全体技术团队的历史积累、人人担当,而东粮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必将秉持“用力、用心、用情”的态度,以累累硕果的成绩,为港口高质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