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创精品 攻坚克难勇担当——江苏筑港徐圩港区液体散货区公共配套起步工程(管廊部分)项目创建省级“平安工地”纪实
发布日期:2020-04-21 浏览次数:作者:qsygh 编辑: 审核:
春天的徐圩港区,在经历了新冠疫情艰难大考后,迎来了一项项工程的陆续复工复产。同时,大家也一直被一个好消息振奋着,感染着,鼓舞着。2020年元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官网发布,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液体散货区公共配套起步工程(管廊部分)和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一港池三期工程软基处理工程两个项目获得2019年平安工地建设省级“示范工地”荣誉称号。好消息传来,大家群情激昂,表示一定要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据悉,建设“平安工地”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是将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强化综合管控、风险管控,切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积极营造平安工地建设良好氛围的重要举措。而获得“示范工地”荣誉是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衡量标杆工地的标准,也为今后“品质工程”的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建“平安工地”,重视和部署缺一不可。徐圩港区液体散货区公共配套起步工程(管廊部分)项目部在接到被要求创建“平安工地”文件后,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积极关心支持,项目部多方学习经验,迅速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公司副总经理孙宁更是长期驻扎在项目部,确保及时处理疑点、难点问题。徐圩港区事业部经理于二跃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加班加点,与创建团队共同战斗,明确分工,将内业资料12大项分配到人,每周一、三、五下午四点创建团队准时在会议室召开“平安工地”创建协调会,汇报本周资料进度、完成情况,于二跃认真听取,针对提出问题,认真分析并一一作出解决,责任到人,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持续推进。与此同时,项目经理金陈着眼于外业建设,始终以“平安工地”外业建设标准严格要求项目部全体成员和各施工队伍。每日进行现场巡查,每月联合监理进行月度大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安全生产,确保内、外业相互接轨。
创建“平安工地”,安全工作首当其冲。项目部在做好生产的同时,多措并举保安全。一是积极推行安全标准化。推进危险作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推行装配式施工防护设施、定型梯笼、标准护栏模板台车等安全防护设备应用,实现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工具化、定型化、装配化;推行工点工厂化管理,全面规范施工现场功能区域划分,提升文明标化形象。二是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行工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推动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清单化、信息化、闭环化动态可追溯管理,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培训,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三是不断丰富安全管理手段。通过推行安装远程视频监控设备、运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鼓励安全科技创新、引入第三方安全技术咨询等新措施,不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实时控制,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提高项目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同时针对项目特点,认真开展机械事故、人员溺水、高空坠落、夏季中暑、触电事故等应急演练。四是按时开展月度安全大检查。通过月度安全大检查,对项目安全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为下一阶段安全工作指明方向,有重点的安排日常安全工作。五是运用新技术BIM。通过项目部管理人员现场上传的BIM数据,能够清晰的看到各施工队安全隐患数量及隐患整改情况,真正做到安全隐患的闭环处理。六是做好环保工作。在工地的入口处设置环境保护监督牌,标明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环保责任人及环保措施;实行封闭施工作业,在工地外围安装绿色涂装环保围挡墙,做到牢固、整洁、美观、安全;裸露土方集中堆放,用防尘网全面覆盖,有效避免扬尘;建立规范化大型洗车台,进出车辆严格遵循清洗制度,防止路面污染;购置雾炮用以现场涉土工程,进行现场除尘,确保工程满足新形势下的环保要求,为施工进度提供了有效保证,保障工程高质量、高效率运行。
创建“平安工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关键。项目部在集中精力创建“平安工地”的同时,也在着力抓好工程质量,只有高质量才是企业生存的基础。项目部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落实责任分工。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形成质量重点、难点分析清单,制定重大质量风险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实现质量风险可知、可控。严格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通过首件工程的引导,明确分项工程的实施标准,推进后续工程工艺、工序流程标准化。制定耐久性施工保障措施,针对工艺工序特点,在水运工程中严格落实,对混凝土强度离散性、钢筋保护层合格率等关键指标质量进行全方面控制,并根据实际情况在验收规范要求基础上适度提高,以进一步提升关键工程耐久性,确保对项目整体质量的有力支撑。以上一系列有效措施都为提升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
创建“平安工地”,离不开“你、我、他”的倾情奉献。在创建“平安工地”进入最后倒计时之际,“平安工地”标准由2016版改为2019版,评选版本的改变,意味着各项内业资料必须按照新的标准进行整理、装订,工作量之大,让本就人手不足的创建团队更加繁忙。为了早日完成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创建团队加班加点。于二跃不管现场多忙,下班前总会来到办公室,检查当天资料完成情况。并且为了早日做好内业资料,中午饭没来得及吃的他,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帮大家装订资料,干起了“资料员”工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感召下,大家加班到晚上8点已是家常便饭,女工徐慧为了抢抓时间节点完成资料,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送回老家,有时忙得连周末都没时间去看上一眼。女工韩洁、伏丹丹家住新浦,每天上下班都是结伴同行,因为分工不同,每天任务不同,韩洁今天任务完成的快,就主动帮助伏丹丹,两个人成了工作上的好搭档,也成为晚下班时刻互相壮胆的好朋友。
项目副经理王雷分管内业资料和现场安全生产,由于管廊跨度较长,在每天徒步几公里的现场巡视后,还没来得及脱下救生衣和安全帽,就一门心思投入到资料的整理中。就在他坐下的那一刻,手机响起,生产电话、监理电话一个接一个的来,直到下班时,他身上的救生衣一直穿在身上,自己还未察觉。
像这样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任劳任怨的同志,还有卞呈龙、朱伟伟、许磊柱、许奇、陈正乐、郑新康、刘希洋,他们是80、90后,虽然年轻,但是都能够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并且不断开展技术创新,为项目的提质增效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不可多得的技术工匠,确保了各节点工期任务的完成。
就这样,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项目部领导班子身先士卒的带领下,在大家万众一心、攻坚克难、朝着一个目标奋力拼搏的努力下,终于在2019年年底的省级“示范工地”评选中以优异成绩胜出。
如今,在防疫复工文件的要求下,在建设美丽海港愿景的召唤下,他们一方面严格执行防疫复工方案,确保职工身体健康;一方面一如既往,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争分夺秒开展“大干二季度,战疫情,保目标”劳动竞赛,力争早日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把因为疫情而耽误的损失夺回来。
相信,在这些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港口“工匠”的奋力拼搏下,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建设在宽广黄海边的海港码头,必将成为令人向往的一颗海上明珠!
(港口控股集团工会 刘希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