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推选: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葛苏杭

发布日期:2019-07-25 浏览次数:作者:jygh 编辑: 审核:

���պ���ʦ���轲�������˷���գ�.jpg

葛苏杭同志,1988年08月,大学毕业,一直在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工作,做过25年班主任工作,任教语文;2004年以来,做教研组长、备课组长;2013年以来,主持第一、二期晶都名师工作室。

从教30年来,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恪守师德规范,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严谨务实,成绩显著。

一、坚持爱心育人。班级有个小宋同学,经常犯些小错误,成绩又很差,同学们都厌弃他,他很自卑,一次,小宋有急病,吃饭呕吐,正值大雪纷飞的夜晚,我把他背到镇医院治病,守护在病床前,直到病治好为止。小宋心灵受到震动,发誓学好,后来,他做的如说的一样,守纪,勤奋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三毕业生,并考上大学。我带的高三,有位小朱同学,他十岁那年父亲因车祸去世,不久母亲改嫁,兄妹三人和七八十岁老奶奶在一起生活,很有困难。我伸出温暖之手,拿出钱帮助他完成了高三学业,使他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

参与学校校本砺志德育课程开发,指导学生搜集家乡各个历史时期建功立业的英雄模范和普通劳动者的事迹,为学校提供德育素材。利用学校的“报国讲坛”,结合语文教材中“向青春举杯”“月是故乡明”等专题,开展系列演讲活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使学生在名著阅读中获取一种澄明的性灵,哲人的智慧。

在学校国学馆开展语文活动,学生在我的影响下,能够积累、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活动、体验、探究国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铭刻在心,提高判断能力和养成创新思维,使自己品德高尚、出类拔萃、德性完善,并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为优秀的人格。由“教与学的矛盾体”转变为“学习共同体”,即教师、学生、国学三个基本要素相容,师生同活动,同体验,同探究,同分享国学。教师发挥导游作用,学生从之,师生共同提高,实现知识个体拥有到知识共享的转变。

2015年09月,我荣获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港城名师”称号。2017年02月,荣获中共东海县委、东海县人民政府授予的“晶都教育英才”称号。2017年04月,荣获东海县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

二、提高教学水平。认真设计教学内容,开展适切的教学活动。教室、办公室、阅览室,三点一线,研究每一个学生,请教每一个同行,查阅几百本参考资料,我不断勤奋着,钻研着,上的课臻于成熟。教无止境。我认真投身学校“分层次问题教学”课堂改革。在课堂改革中,我有了自己的理念:有效的语文教学,基于教学目标的一组有价值、有梯度的“问题”设计,基于“问题”和“问题”生成的语文活动,师生思维充分发展。课堂上,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诵读为抓手,教师做到教少,学生动起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013年以来,21次开设县、市、省以上高水平公开课和讲座。2012年04月,被连云港市教育局评为“连云港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首批名教师;2015年04月,被连云港市教育局评为“连云港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第二周期名教师;2015年09月,被连云港市教育局评为“连云港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9月,被中共连云港市委教育工委评为教学名师;2017年12月,获连云港市中小学阅读指导录像课二等奖。2017年12月,获县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2017年12月,辅导学生荣获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二等奖。2018年9月,在2018届高三教学绩效评估中,成绩突出,被连云港市教育局办公室认定为“教学名师”。

三、强化研究能力。直面“问题”,将“问题”梳理,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随之对这“问题”进行设计,形成课题: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中语文分层次问题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建构语文生态课堂的三条路径》、《升格:高中学生记叙文达标的抓手》、《有效课堂的要素及其价值取向-以〈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为例》、《语文教学科研课题选题的六个寻找点》、《基于儒学的高中语文分层次问题教学的策略研究》等多篇论文在专业主流以上刊物发表。

四、发挥引领作用。和同行携手共进,构建“品质语文”。充分利用学校国学馆,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文苑,追溯历史,体验先贤们成长经历,领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内涵,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在雅苑,引领学生活动、体验,领悟先贤们因熟练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即通过技艺之熟练掌握,获得自由、愉悦。从而进行美的追求,使趣味高雅,生活有品质。主持“晶都名师成长工作室——葛苏杭高中语文工作室”、团结白塔高中,东海高中、房山高中、安峰高中骨干教师共同研究,共同成长。从该工作室中走出乔舟、徐雪梅、陆邦玲、肖广东、张诗画、杨刚祥等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教书育人的时光让我充实、幸福,从中我也得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充满激情,不断追求卓越。(东海县教育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