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推选: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援疆教师王莉

发布日期:2019-06-03 浏览次数:作者:jygh 编辑: 审核:


王莉一家三代都是老师,她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怀,从教30年始终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充满正能量,影响着身边的老师们积极向上。多年来她爱生如子,经常无偿辅导学生学习,有时还把家长没时间接的孩子带回家照顾,却从不计报酬,深得家长的尊重。她在教学中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对教育方式的研究。课堂上采用“童乐”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她心中爱就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主张以爱心感染学生,以真诚感动家长,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2017年8月,王莉作为援疆人才中的一名女教师,来到霍尔果斯市丝路小学,成为一(3)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开学初的家长会上,她和家长倾心交流,为了孩子的明天携手努力。她感受最深的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各民族之间就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古尔邦节老师们一起去少数民族家里结对认亲。通过交流,她了解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家庭、学习情况,生活习惯等。有些孩子的家庭条件的确让人惊讶,比想象中还差,而且这里的家庭很少有书橱,家里几乎看不到课外读物,孩子的阅读量跟不上,少数民族的孩子占一半以上,他们的学习基础差距很大,有的家长不会说汉语,更谈不上辅导孩子学习了。迪那热•努尔包松这名刚满6岁的哈萨克族女孩,是学校二次招生招进来的。入学第一天,她抱着妈妈(婶婶)的大腿不让走,哭着打滚,不进教室,一心只想回家。她抱着她,就像抱着自己的女儿一样,哄她,鼓励她。经过两天的努力,迪那热•努尔包松逐渐适应了学校的环境,脸上露出了笑容,上课遵守纪律,逐渐能主动发言,成为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了。通过家访,她还了解到,迪那热•努尔包松的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改嫁,她失去了父母的疼爱,很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入学后由在市区打工的叔叔婶婶照顾她,苦难的童年让她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她就在学习上、生活上格外关心爱护迪那热•努尔包松,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疼爱,给迪那热•努尔包松买学习用品。日常的点点滴滴像涓涓溪流,浸润着迪那热•努尔包松幼小的心田,禾苗逢甘露,她终于融入了集体中,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经常搂着她,喊她“老师妈妈”。

在她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地方。每天发生的故事真是说不清,有趣的,搞笑的,令人感动的、气愤的、无奈的等等。总之孩子们在不断成长,下课了,有孩子会跑过来给她捶背,有些孩子还会对她说:“老师,您辛苦了”。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事无巨细,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每天从早到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她从孩子们稚嫩的笑脸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每天放学带着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在响亮的古诗声中,将孩子们送出校门,看到了家长们满意的笑脸,她很自豪,这是家长对她工作的肯定。

课堂教学中她把解放路小学的“童乐课堂”教学模式带到丝路小学,为师生们上示范课、公开课,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快乐学习中,使学生的语文个性得以充分的展示。她经常和丝路小学的老师交流教学心得,传授教学经验,并手把手带了两位徒弟,尽自己最大所能帮助她们提高教学水平。还将解放路小学学校的童言讲堂、综合实践课,校本教材、心理健康课,大课间活动都向丝路小学的老师们做了介绍。辛苦的付出,换来了孩子们的进步。班里50名孩子,少数民族的孩子占一半以上,王莉对他们倾注了更多的关爱,她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家访四十余次,了解情况、辅导孩子学习,为贫困孩子送去学习用品,与家长谈心,孩子们进步特别大。阿克乔丽蕃和妹妹一直和家人生活在哈萨克斯坦,上学时才到丝路小学,刚入学时不敢说汉语,后来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家长激动得连连感谢。

在丝路小学她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她收获着孩子们的成长,她无怨无悔。时光匆匆,一年的支教生活在不经意间流淌,就如同咯啦苏河的流水一般,一去不回头了,她不禁感叹时光的飞逝,她已不再年轻,岁月改变了她们的容颜,但改变不了她追求梦想的心灵!人的一生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不是让生活更精彩吗?

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让梦想照进现实,用行动写下故事。丝绸之路的驼铃已然印入她的心田,在这座欣欣向荣,飞速崛起的小城,美丽的丝路小学,将会留下让她一生都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她体验了不一样的教学生活,释放自己的教育情怀,也让她的教育生涯更加精彩。

悠悠丝路梦,浓浓援疆情。跨越连霍两地万里之遥,王莉老师把辛勤的汗水洒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的东西两端,把无私的大爱献给了远方边疆的孩子们!辛苦并快乐着,忙碌并收获着,这正是教师工作的真实写照!来生让她选择,她还会做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骄傲!(海州区教育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