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中餐”的由来

发布日期:2016-12-03 浏览次数:作者:mgb 编辑: 审核:

班中餐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谈起这一制度的由来,还得感谢职代会。

我在原连云港港务局第一作业区,曾经担任过三届职代会一团一组的组长。因为我是装卸工出生,非常理解装卸工的“苦处”。我们一团一组,向来是局长分驻的讨论组,在分组讨论会上,有的代表提出提高装卸速度与效率,以适应港口发展的大问题,其中就提到了缩短就餐时间,提高班组有效工时利用率的问题,这引起了局长的兴趣与关注。局长提出有何具体方法时,这位职工代表就提出集中就餐的问题。会后,我们就如何解决班中餐,提高工时利用率的问题联名提交了提案。

之前,我们装卸工人实行的是八小时工作制,上半班四小时后,自己回班部取来餐具到食堂排队拿饭票买饭菜。有的工人家庭负担重,“省吃俭用”,干着笨重的体力活,却要从嘴里“省”一点,以贴补家庭,使得自己的身体长期处于负支出(透支)状态。还有就是冬天,为了干“重点舱、重点活”,甚至“抢潮水”而来晚了,吃的是冷饭冷菜,长期如此,有的工人得了胃病。

记得那是1985年的4月份,班中餐提案提交职代会,获得一致通过。就这样,连云港港口一线装卸的工人们吃上了免费的班中餐。班中餐的标准是“四菜一汤,米饭尽吃”,对胃不好的工人,还备了馒头、面条等。开饭时,10人一组,围坐在桌子旁,吃着热腾腾的四铝盆“两荤两素”菜肴,十来分钟“结束战斗”。当时就餐规定的时间是40分钟,这样一来,平均一工班就能节省近三十分钟(自己回班部取碗筷、排队、打饭、洗碗筷送回班部),工人们还可小憩一下。上千人的一线工人,一年下来,要节省多少就餐时间,提高多少劳动生产率啊。为此,市电台、电视台、报社还专门来港采访。尤其在船舶集中到港,港口开展繁忙“疏港”的日子里,班中餐甚至延伸到了锚地、船舱、码头边。对于提高港口有效工时利用率,加快港口装卸流程,提高职工营养补给,从而提升职工身体素质,班中餐——真是一举多得啊!

往事悠悠。实行班中餐一晃已经30多年了。现在,不仅码头一线的工人在享受班中餐,随着港口经济效益的好转,已经在全港职工中包括劳务工及杂工等全部实行了免费班中餐。(连云港港口集团铁路运输公司李树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