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幸存者要走出内疚
发布日期:2020-05-13 浏览次数:作者:bzb 编辑: 审核:
新冠肺炎患者陈嘉(化名)康复出院后,经常会被噩梦惊醒,他对朋友说:“我总是梦见离开人世的病友们,醒来被深深的恐慌和内疚折磨,每次想到自己能活下来而他们却走了,就会有一阵阵后怕,相比他们,我是不是过于幸运了。”像陈嘉这样遭遇疫情后出现心理创伤的还有很多,这种创伤被称作“幸存者内疚”。
如果一个人认为从创伤事件中幸存是自己的错,为自己还活着而感到困惑和内疚,甚至宁愿自己遭遇不幸,就会出现幸存者内疚。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应用中心测评主管肖震宇指出,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一个重要症状,往往发生在经历过屠杀、流行病、战争、地震等灾难的幸存者身上。
幸存者内疚最典型的表现为强烈的内疚感,反复思考“如果我之前不做某事,某人会不会就不会死或者结果会更好”,即使这种假设并无意义,但仍深深陷入自责而无力的状态中。还表现为挥之不去的负罪感,尤其是对失去的亲人或者其他逝者的内疚。即使理智上知道他人的“过世”与自己“活着”无关,但就是忍不住想“他们死了,而我还活着”。除此之外,情绪低落、没有动力、感到无助、恐惧感强烈、感觉麻木或与世隔绝、失眠、头痛、胃痛和心悸等身体不适,甚至有自杀想法等,也是幸存者内疚的表现。
会出现幸存者内疚,是因为人类有同理心,能够与他人共情是种本能。遭遇灾难或创伤后的幸存者如果共情过度,就可能导致悲痛进一步扩大。在本次疫情中,产生幸存者内疚主要有三个原因:他人面临生命危险,而自己平安无事;看到那么多人生命受到威胁,自己却无能为力;曾经做过某些事,比如离开疫情严重地区,担心自己传染他人,或觉得自己“遗弃”了家乡人。
幸存者内疚是灾后的一个普遍心理问题。1987年英国心理学对英国“自由企业先驱号”沉船事故(459人里共有193人死亡)的研究中发现,60%的幸存者会感到内疚。亲身遭遇创伤的人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最大。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多月,即使现在平息,很多经受亲友、爱人相继离世和各种伤害和损失的人都可能出现内疚。且这种负面心理有时候会绵延很长时间,有研究发现,即使是在经历创伤事件十几年之后,超过1/3的幸存者依然会有内疚感,尤其是有抑郁史和低自尊的人。
这次疫情导致的幸存者内疚甚至可能是集体创伤。身处防控重点地区的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病亡者家属、特殊困难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参与防控的医务工作者、警务和社区工作者等一线工作人员,都有出现幸存者内疚的风险,需要得到广泛的关注关爱和社会支持,有关心理机构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是非常必要的。肖震宇告诉记者,面对“只有自己活下来”的内疚感,要学会自我调节和寻求帮助:
1.接纳情绪。首先应该明白,有内疚感是完全正常的,这种情绪不仅会发生在你身上,还会发生在很多人身上。接受已经发生的现实,理解有些事是你无法控制的,不要把所有责任归咎于自己。
2.获得支持。主动寻求家人和亲友的帮助,在他们的支持下,敞开心扉交谈,慢慢释放情绪,渡过情绪危机。
3.传递支持。把内疚自责转化为实际的支持性行为,例如可以向失业的朋友、抗击疫情的人伸出援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4.自我关爱。想象一下,如果是你的亲友非常自责、懊恼,你会怎么安慰他?把那些安慰的话说给自己听,你也是一个需要被爱的人。
5.记录痛苦。对于幸存者来说,记录下痛苦情绪和带来愧疚感的梦境,把内心的难过表达出来,有利于排解内疚感。
6.设立新目标。把关注点放到新的生活上,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
7.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现自己焦虑抑郁情况比较严重,甚至出现自杀念头,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帮助,不要一个人硬撑。
选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