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荐申报第三批江苏省示范性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07-31 浏览次数:作者:jjb 编辑: 审核:
苏工办〔2018〕133号
各设区市总工会、省各产业(厅、局、企业)工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精神,进一步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引领广大职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根据《关于印发2018年党建创新重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党建办〔2018〕1号)、《关于创建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施意见》(苏工办〔2013〕42号),江苏省总工会决定命名第三批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就推荐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申报条件
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指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或在本地区、本行业具有示范意义,创新能力卓越、创新成果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突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须符合《江苏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规范化意见》(苏工经〔2010〕24号)和《劳模支部“双创双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规定的条件,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培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全国、省部级劳模(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创新工作室。
2.创新课题研究或技术攻关项目在本系统、本行业处于领先、率先地位;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或得到省级以上有关方面表彰奖励,并产生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创建劳模党支部、党小组或党员先锋岗,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团队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注重团队成员和职工培训,帮带措施扎实,在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技术等级等方面成效显著。
4.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推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技术协作。积极参与“建功‘十三五’、建设新江苏”劳动竞赛和省、市工会组织的职工创新成果评选等活动,及时发布创新成果,有效破解创新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应建立完善的创新制度和管理考核办法,建有创建活动台帐、创新成果台帐和成员发展台帐,不断提高劳模创新工作室学习交流、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推荐申报材料
1.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推荐汇总表(见附件1)。
2.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表(见附件2)一式四份。
3.工作室的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和组织机构。
4.工作室工作业绩、开展劳模支部“双创双提升”活动和创新成果材料,包括工作室成员2016年以来的研究项目、创新成果的获奖证书、专利证书等材料。
5.其他相关材料。
三、推荐工作要求
1.各设区市总工会、省各产业工会可以根据本地区、本产业实际情况,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不同形式的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推荐评审工作;加强工作指导和典型宣传,把推荐申报的过程作为促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有效方式。
2.各设区市总工会可推荐申报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2-3个,省各产业工会可推荐申报1个(省各产业工会推荐非直属单位劳模创新工作室须征求市总工会意见,并加盖市总公章)。
3.省总工会将成立评审小组,对各单位推荐申报的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有关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省总工会对示范性创新工作室进行命名。
4.劳模创新工作室所在基层工会按照要求填写《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表》一式四份,并准备相关申报材料装订成册,上报给所属地方总工会或省产业工会,经逐级审核把关后,由省辖市总工会或省产业工会统一上报给省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电子版材料于8月15日(星期三)前、书面材料于8月20日(星期一)前报送省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
联系人:李 娟、刘晓磊
联系电话:025-83536242 83536241(兼传真)
电子邮箱:jsghjjb@126.com
附件:1. 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推荐汇总表
2. 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表
3. 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材料参考提纲
江苏省总工会办公室
2018年7月29日
附件1:
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推荐汇总表
推荐单位(盖章):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劳模创新工作室名称 |
所在单位 |
带头人 |
1 |
|
|
|
2 |
|
|
|
3 |
|
|
|
(注:推荐单位指各设区市总工会、省各产业工会。各推荐单位对所推荐劳模创新工作室应按优先次序排序)
推荐单位负责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附件2:
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表
推荐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工作室基本情况 |
|||||||||||||||||||
名称 |
|
创建时间 |
|
工作室面积 |
|
||||||||||||||
所在单位 |
|
团队人数 |
|
创建资金 |
|
||||||||||||||
党支部或党小组负责人 |
|
党员人数 |
|
科研经费(年) |
|
||||||||||||||
已获荣誉 |
|
||||||||||||||||||
主要工 作业绩 和创新 成果 (1000-1500字) |
|
||||||||||||||||||
工作室主要负责人情况 |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学历 |
|
||||||||||||
政治面貌 |
|
职称 技术等级 |
|
已获荣誉 |
|
||||||||||||||
所在单位及职务 |
|
||||||||||||||||||
主要事迹(300-500字) |
|
||||||||||||||||||
工作室主要成员情况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 年月 |
学历 |
政治 面貌 |
职务 |
职称 技术等级 |
主要分工 |
已获荣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 在 单 位 意 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基 层 工 会 意 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县(市)区总工会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设区市总工会、省产业工会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省总工会 意见 |
|
备注:推荐单位为设区市总工会或省产业工会。本表一式四份。
附件3:
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材料参考提纲
一、基本情况
工作室建立的背景及意义;人员结构,党支部、党小组或党员先锋岗等基本信息;活动场地、配套设备情况;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简述本工作室重点研究、攻关的领域及方向,取得的创新成果、成绩和荣誉等。
二、近两年来活动开展情况
(一)制度建立情况:管理制度、活动制度,近期及中长期规划等。
(二)日常运作情况:规范化运作,定期开展活动,主要创新专业领域、项目来源、攻关方式等。
(三)分工协作情况:成员分工及主要人员在工作室开展活动中参与的课题、项目情况及取得的成绩等。
(四)党的建设情况:党员日常管理教育情况,发展党员及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等情况。
三、近两年来工作室活动成效
(一)开展劳模支部“双创双提升”活动情况: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情况,提高工作室成员政治素质、业务技能等情况。
(二)创新成果情况:技术攻关、取得专利及创新成果转化等情况。
(三)技能人才培养情况:培训内容及场次,培训人数及技能提升情况,岗位练兵、师徒帮带等情况。
(四)取得效益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开展技术交流协作情况:形式、场次、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