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促发展 携手创双赢

发布日期:2024-12-13 浏览次数:作者:丁铄钧 编辑:丁铄钧 审核:卢同根

1.jpg

一、企业概况

    江苏方洋集团成立于2009年4月,是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110亿元,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的重要实业投资主体。

经过多年发展,集团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质量持续提升。截至2023年,集团总资产达到110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77.4亿元。集团拥有14家一级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清洁能源投资及运营、环保水务、工程建设、园区产业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及运营等多个板块。集团还获得了AAA主体信用评级,旗下部分子公司被评为“科改示范企业”,并荣获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江苏省文明单位等众多荣誉。

二、协商背景

    随着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和员工都产生了影响。一方面,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集团在业务拓展和项目运营中面临着成本控制、人才吸引与保留等多方面的挑战;另一方面,员工对于自身职业发展和薪酬福利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物价波动等因素使得员工对工资待遇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部分员工担心现有工资水平难以应对生活成本的增加,可能影响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因此,集团和员工双方都有开展集体协商的迫切需求。

三、协商准备

(一)协商时机的选择

    集团考虑将集体协商工作安排在每年的第三季度进行。这是因为在这个时间段,集团各业务板块的半年运营情况已经清晰,能够为协商提供较为准确的企业经营数据。同时,也能赶在年度预算调整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之前完成协商,使协商结果能够及时纳入集团的发展规划和年度预算中,确保协商成果的有效落地。

   (二)协商资料的收集

    1.集团工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牵头开展协商资料收集工作。通过行业报告、专业咨询机构数据等渠道,了解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薪酬水平、福利待遇以及劳动生产率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

2.集团财务部及人力资源部向工会提供本集团各业务板块的详细经营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各子公司、各部门的营业收入、利润情况、成本构成等。同时,还提供了各岗位的现行工资水平、员工绩效评估结果等内部数据,以便工会全面了解集团职工的实际收入情况和企业效益。

   (三)职工意见的征集

    1.集团工会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向全体职工广泛征集对集体协商的意见和建议。问卷内容涵盖工资薪酬、绩效奖金、职业发展通道、员工培训、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多个方面,确保全面收集职工的诉求。

2.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详细梳理和分类汇总。经过深入分析研究,确定本次协商的重点内容将集中在工资增长幅度、绩效奖金分配机制、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与培训机会等方面。

(四)协商代表的确定

    1.职工方协商代表:职工方首席代表由集团工会主席担任。代表成员包括各业务板块的一线员工代表、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员工代表以及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和企业运营情况的员工代表。通过民主选举和推荐产生,确保代表能够充分反映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员工的意愿和诉求。

2.企业方协商代表:企业方首席代表由集团董事长担任。代表成员包括集团总经理、各业务板块分管副总经理、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他们在集团决策和运营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从企业发展战略和实际经营情况出发参与协商。

    (五)发出协商的要约

    1.在确定协商议题和协商代表后,集团工会及时组织召开协商筹备会。会上,工会认真研究并制定了详细的协商要约书,明确提出协商时间、协商内容、职工方协商代表名单等关键事项。

2.工会主动向集团行政方发出协商要约书。行政方在收到要约书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要约书中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和确认,并向工会发出复函,确定协商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确保协商程序的合法合规。

四、协商过程

   (一)制作草案文本

    1.集团工会与行政双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集团实际情况,对集体合同和专项集体合同的内容进行初步拟定。草案内容包括工资福利条款、员工职业发展保障、劳动安全与卫生标准等方面,确保充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2.在草案制定过程中,双方参考了同行业先进企业的合同范例,同时结合集团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对各项条款进行反复推敲和细化,确保草案文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草案讨论

    1.草案文本完成后,工会将草案下发至各基层单位,由各基层单位的职工代表小组组织本单位职工进行深入讨论。职工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草案中的各项条款提出意见和建议,例如工资增长幅度是否合理、职业发展通道是否明确等。

2.工会汇总各基层单位职工的讨论意见后,与集团行政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针对职工提出的重点问题,如绩效奖金的考核标准、员工培训的实施方式等,双方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和分析,为后续正式协商做好充分准备。

3.工会组织召开职工方集体协商准备会,邀请职工方协商代表参加。会上,代表们根据职工反馈和前期沟通情况,讨论确定职工方集体协商重点,明确在正式协商中的主要诉求和协商策略。

   (三)正式协商

    1.在协商会议当天,集团劳资双方按照人数对等、地位平等的原则在集团会议室进行协商。会议开始,职工方协商代表首先提出建议意见,例如提出根据集团经营业绩和行业薪酬增长趋势,建议全体员工工资平均增幅为[X]%,并详细阐述了理由,包括集团近年来的盈利情况、员工对集团发展的贡献以及当前物价上涨对员工生活的影响等。

2.企业方协商代表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企业方表示,集团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和成本控制的挑战。对于工资增长幅度,企业方提出了基于各业务板块绩效评估结果的差异化增长方案,即对于业绩突出的业务板块和员工给予较高的工资增长,而对于业绩一般的板块则适度调整增长幅度。

3.在双方意见不一致时,双方本着求同存异、公平公正的原则,反复多次表达己方观点。例如,在讨论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时,职工方希望集团能够加大内部晋升通道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晋升岗位;企业方则从集团整体人才战略和业务发展需求出发,提出了结合员工绩效评估和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内部晋升方案。经过深入沟通和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共识,共同完成对协议文本的修改定案。

   (四)文本审议

    1.正式协商结束后,集团工会和行政方按照协商达成的意见,对集体合同文本进行整理和完善。随后,将文本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审议。

2.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工会向全体职工代表详细介绍了协商过程和协议文本的主要内容。职工代表们对文本进行认真审议,重点关注工资福利、职业发展、劳动安全等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条款。

   (五)文本报审

    1.集体合同文本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集团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文本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审查和备案。

2.在报审过程中,集团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审查工作,及时提供所需的补充材料和说明,确保集体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五、协商成果

   通过本次集体协商,江苏方洋集团达成了以下成果:

  (一)员工职业发展方面

    1.集团制定了详细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各岗位的晋升通道和晋升标准。例如,为一线员工设立了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技术晋升通道,为管理人员设立了从基层主管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晋升通道。

2.集团承诺加大员工培训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营业收入用于员工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等,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二)劳动安全与卫生方面

    1.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安全与卫生标准,明确了集团在安全生产设施投入、劳动保护用品配备、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2.建立了劳动安全与卫生监督机制,由工会和行政部门共同组成监督小组,定期对集团各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健康。

    六、协商效果评估

    1.在协商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集团对协商成果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绩效数据对比等方式,发现员工对协商结果的满意度较高,工作积极性明显提升。例如,员工离职率较协商前有所下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从集团经营角度来看,虽然在工资福利等方面有所投入,但由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集团的整体经营业绩并未受到负面影响,反而在一些业务板块取得了新的突破。这表明集体协商在保障员工权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通过这次集体协商,江苏方洋集团在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集团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丁铄钧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