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发布日期:2025-01-09 浏览次数:作者:张莉 编辑:张莉 审核:卢同根

 

2020年,连云区自贸试验区总工会成立,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组织建设、阵地打造、思想引领、技能提升”服务职工新局面。目前,自贸区“统分结合”的“1+5+N”工会组织架构已形成,建成1个区块总工会、5栋楼宇工会、44家工会委员会,158家联合工会,会员人数达3000人。形成了工会阵地固定化、工作人员专职化、活动经费项目化、会员数据动态化、工作机制规范化、职工服务精细化的“六化”服务体系。

一、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深化完善“三承诺六评议”会员评家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工会职责,完善工会各项制度,建立服务清单,优化会员评家、社会评判等工作流程,促使网络体系内各不同类别工会组织有效自转、公转。加强与区块属地街道、社区、区自贸办等服务自贸区单位的沟通,建立服务自贸区职工群众多方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各方力量,携手开展部门合作共建,拓展工会工作思路,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发挥辖区内驻区大单位资源优势,推动自贸区工会工作实现区域一体化联动协作,探索工会组织联建、工作联动、活动联办、阵地联用、制度联通。定期举办自贸区工会主席沙龙,邀请企业家、企业工会干部共谋发展,为自贸区企业搭建集沟通交流、政策解读、业务培训等多功能平台。

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深化思想引领。加强和改进自贸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创新宣教形式,注重运用抖音、短视频、上网课、网络直播等青年职工喜欢和熟悉的时尚元素、话语体系开展新思想“微”宣讲,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广大职工中入脑、入心。创新技能提升途径,引导自贸区外社会组织、高校、培训基地等力量资源为自贸区内职工提供精准专业化服务。加强与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将适宜社会组织承接的企业所需技能培训项目,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加强与江苏海洋大学、连云港师专等高等学校协作,定期邀请老师教授走进自贸区开展各类讲座,提升职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依托大港职中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开展以“货代、报关、外语”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考级一体化服务,推动赋能成长行动顺利实施。

三、服务载体不断丰富。坚持开门办会,挖掘自贸区内企业资源优势,借助自贸区外社会组织、高校、培训基地等力量为自贸区职工提供精准服务。先后开展新思想、工会主席沙龙、家庭教育等讲座20余场,组织职工诵读比赛、谜语竞猜、拔河比赛等文体活动30余场次,举办职工厨艺、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班10期,推动职工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不断加大“连工惠”、职工互助互济保障宣传推广力度,深化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做实“四季”帮扶工作,打造连云工会“会帮您”服务品牌,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互相联动的工会“大维权”格局。

四、服务能力不断优化。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分类指导,建成自贸区、五栋楼宇、N家企业三级与组织体系相匹配的职工活动阵地。加强社会组织联系引导,借助社会组织力量为职工提供专业化服务,拓宽工会服务职工领域,提升服务职工能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把协商从单个小微企业提升到区域、行业层面,扩大集体协商覆盖面。实施自贸区工资集体协商春季要约行动,采用网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会议、专题、动态等多种形式,进行平等协商,广泛听取职工意见。推动区自贸办、总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建立自贸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着重在女工保护、带薪休假、职工食堂、绩效工资等方面开展平等协商。

五、服务力量不断增强。健全完善“4+X”一体化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模式,整合区人社、法院、司法、工会等部门力量,依托区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处理中心,打造集法律咨询和援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诉讼的运作模式,实现劳动人事争议一站式化解。深化制度维权,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监事等民主管理制度,统筹联动开展各项民管工作,推动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化运行,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开展方美军律师服务窗口,线上线下随时咨询。常期开展心理咨询、新婚姻法、劳动合同等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培训。

( 连云区自贸试验区(连云区块)总工会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