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总工会:多措并举不断提升职工认同感、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
发布日期:2023-09-22 浏览次数:作者:灌云县总工会 编辑:王晖 审核:王晖
今年以来,灌云县总工会多措并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工会特色,立足群众需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各类实践活动,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着力解决好职工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职工的认同感、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
以理想信念为引领,强化认同感。县总工会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理论学习,不断丰富教育载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承担起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学习形式和载体,广泛开展主题党课、主题宣讲等活动,以劳模(工匠)宣讲团面对面宣讲、送“微党课”进企业、进车间(班组)、进社区、进校园等形式,集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邀请全国劳模刘敏捷带领暑假返乡大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劳动实践,创新宣讲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领青年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崇高的思想意识。
为服务职工为抓手,提升幸福感。县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通过开展各项工会工作和活动,及时回应职工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职工的“小事”,就是工会工作的“大事”。为有效解决暑期职工孩子们的托管问题,在县总工会的积极引导下,县公安局工会率先试点,提前谋划,对无暇照顾子女的民警、辅警进行了摸底,精心制定了警娃托管方案,受到职工们一致好评。同时,为帮助职工减轻子女就学负担,巩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果,县总工会持续打造工会服务品牌活动,加大“金秋助学”活动力度,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可享受2000至5000元不等的助学金,共发放助学金和慰问品共计5.9万余元,切实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求学圆梦,为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工会“娘家人”的职能作用
以素质提升为支撑,增强获得感。县总工会充分发挥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基地)的作用,创新工匠人才培育机制,开展“名师带高徒”、“五小”创新等活动,打造产业工人提素的“孵化器”,产业发展提速的“助推器”。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灌云经济开发区整合资源,打造“加工制造产业工人实训基地”,根据园区企业实际需求,开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等培训课程。将企业现有的工人或即将上岗的工人,由实训基地培训上岗,为产业工人颁发国家认可的技能鉴定证书,实现培训与岗位使用有效对接。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万余人次。
以阵地建设为导向,增进归属感。县工会聚焦提高职工生活品质,升级工会服务软硬件,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彰显工会元素;整合有效资源,结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通过劳模宣讲团宣讲、户外劳动站点宣传片播放、大型活动现场宣传页发放,进一步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宣传,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丰富阵地内容,开展五一“劳动最光荣”、职工运动会等各类实践活动,让职工群众看得见、进得来。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在移动公司新建1家康乃馨服务站点,充分保障硬软件设施配齐,为女职工提供便利,在县机关幼儿园开展康乃馨服务站下基层专家面对面活动,邀请市妇幼专家为全园女职工宣传讲解科学育儿等知识。现已完成新建康乃馨服务站2家,创建1家市级示范点。
(陈佳月 通讯员 王晖)